学习园地12-病理标本规范化固定的那些事
- 分类:技术交流
- 作者:
- 来源:乳腺病理公众号
- 发布时间:2023-07-18 14:0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201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病理专业十三项质量控制指标,其中第三条为“标本规范化固定率”,是指规范化固定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文件中界定:“标本规范化固定是指病理标本及时按行业推荐方法切开,以足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充分固定”。
学习园地12-病理标本规范化固定的那些事
【概要描述】201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病理专业十三项质量控制指标,其中第三条为“标本规范化固定率”,是指规范化固定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文件中界定:“标本规范化固定是指病理标本及时按行业推荐方法切开,以足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充分固定”。
- 分类:技术交流
- 作者:
- 来源:乳腺病理公众号
- 发布时间:2023-07-18 14:05
- 访问量:
前言
201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病理专业十三项质量控制指标,其中第三条为“标本规范化固定率”,是指规范化固定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文件中界定:“标本规范化固定是指病理标本及时按行业推荐方法切开,以足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充分固定”。
Why 为什么要重视标本的规范化固定?
活体组织一旦离体,血氧供应停止,组织中的蛋白质、核酸等成分开始降解,进而发生组织自溶。为保护标本中蛋白质、核酸成分,减少其降解,标本离体后需要及时切开及充分固定,以保证后续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标本规范化固定是标本前处理的关键环节,失控可能会造成标本免疫组化检测指标假阴性,分子病理检测核酸质量不佳,严重时组织自溶,形态学观察受限,导致病理诊断不明。如下图所示。
When 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
根据指南及共识,推荐送检手术标本在离体后0.5-1h及时固定,其中胃肠等空腔脏器因含蛋白酶及消化液等,建议在离体0.5h以内固定。
How 病理科标本的规范化固定的具体要求?
1. 送检标本的临床医生在病理申请单上注明标本离体时间及开始固定时间;
2. 送检标本在离体0.5-1h以内及时浸没入固定液;
3. 固定液一般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有特殊要求者,使用行业推荐的其他固定液;
4. 固定液的推荐用量:
(1)对于穿刺标本及内窥镜活检标本,固定液与标本体积比>10:1;
(2)对于手术标本(如乳腺、胃、肠、肺等),文献中一般推荐固定液与标本体积比为5-10:1。对于根治术大标本,实践中完全满足固定液体积要求往往困难,最重要的是标本切开面充分浸泡于固定液中,标本最上缘完全浸没在固定液中。
武汉协和医院病理科总结多年工作经验,供各位老师参考。
01
准制定手术标本规范化固定评价标
手术标本规范固定的合格标准包括三个方面:
①离体后30 min~1 h内固定;
②标本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规范切开;
③固定液充足。
以上三条同时达标,评估为“合格”,有任何一条不达标,即评估为“不合格”。
以乳腺肿物为例,推荐切开方法如下。由受过培训并通过考核的人员操作。
02
在临床科室巡回宣教和培训
通过新职工岗前培训、专题培训、MDT多学科交流等不同途径广泛宣传和培训。巡回宣教对象包括:本院医师、进修医师、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等。制作《常见手术标本规范切开及固定指导手册》,在临床科室发放。
03
在手术室培训及现场操作指导
针对手术室护士、标本物流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制作宣传挂图,张贴在各手术室标本处理间,方便查阅。设立病理科手术室流动工作站,宣传标本规范化固定的重要性,并现场操作指导。
04
取材间设置“标本质量督察员”岗位
标本送达病理科后,“督查员”在第一时间评估标本固定情况,将评估结果记录在病理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不合格标本,督察员及时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如对标本补充切开或添加固定液等。
05
定期监测与反馈
设立标本规范化固定项目管理小组,每月监测标本规范化固定率情况,对于不合格标本,管床负责医师进入黑名单,指定专人“一对一”反馈和指导。监测情况纳入每月质控报告,常态化管理,上报医管部门备案。
不同医院有不同的标本送检规定和管理流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病理科和相关人员及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很重要。
友情链接:中华病理技术网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